虽然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意海外上市的消息在2003年就已经为业内所知,但具体的目标和前期准备仍旧在私下里进行。2004年1月7-8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宋志平接
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透露了今年将完成在海外上市的意图,具体做法是把目前集团拥有的主业进行整合,致力打造一个净资产30亿元、营业额50亿元、净利润3亿元的股份公司,但究竟是在香港或是美国上市仍旧要等待国资委和高层的意见。宋同时对本报记者透露,预计通过上市募集2亿美元资金。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建材集团)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建材行业控股型管理模式的企业,是直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主要从事新型建材、化学建材、水泥、复合材料、玻璃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房地产开发、建材物流、进出口贸易、工程设计等项业务。
宋志平对记者表示,中国建材集团在建材行业目前仍排在全国第三位,此次整合主业、整体海外上市正是希望能实现中国建材集团在行业内真正的第一,并真正形成“中国建材”概念股。
记者在中国建材集团2004年的工作会议材料上发现,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将主要走通过优化重组在海外上市和扩大已有上市公司规模的路子,同时在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采取引入外资和技术骨干持股等改制方式,主要原则就是:使集团主要子公司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为股份公司再上市融资进而成为上市公司;按照专业化原则对现有资源进行新一轮的重组整合,根据子公司具体情况,扩大集团内现有上市公司规模,或吸纳新资源借壳上市;三是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支持,积极推进产业集中度,激活存量国有资产;四是给予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持股权。
事实上,从2003年中国建材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的动作来看,2003年实质上就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内部资源、人力、资本等的全新整合与扩张并购年。作为其主业的新型建材、水泥、复合材料、化学建材等子公司纷纷大有动作:
中国建材集团实力最大的子公司北新集团,2003年在山东率先扩张,借列入国债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石膏板基地,其年产3000万平方米的石膏板三线项目9月开工,今年下半年就将投产。同时,在河北下花园启动的中国最大的岩棉制品和粒状棉生产基地开始建设。
集团所属最大的水泥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公司,借2003年中国水泥业结构调整、行业整合的机会,先后与大同水泥集团公司、河北金磊建材公司签订整体划转进入中国联合水泥的协议,目前鑫磊公司已经国资委正式批准,进入中国联合水泥公司。从而使中国联合水泥形成了华东、京津、中原三大区域的水泥市场布局,年生产能力达630万吨。
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中国银河证券、摩根士丹利等中介机构就已经开始进入企业并提出改制方案。
宋志平对本报记者表示,集团公司与海南航空公司签署了重组协议,并已按照银监会要求上报了重组方案;与建设银行总行也完成了1.3亿本金及其利息的重组,其它债务重组已有了框架意见;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重组协议正在按照计划执行。用宋志平的话说,中国建材集团的债务重组已基本完成。
而相关的信息也显示,中国建材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银企合作协议,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在参与支持中国建材集团的海外上市计划。在1月7日的中国建材集团2004年工作会议上,这些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士也列座其中,似乎也说明了这点。
宋志平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市是明确无疑的,但究竟是将各主业捆绑在一起上市还是将新型建材与水泥业分开上市仍在考虑之中。
宋分析说,如果将整个主业全捆在一起,上市的融资盘子肯定会大些,而如果将两大主业分开上市,则更专业化一些。宋认为是各有优势,最后的答案还须与券商们的最后商谈而定。至于目前与哪几家券商在谈,宋表示仍不能透露。
宋志平表示,虽然集团在准备上市的各项工作,但各子公司如中国联合水泥公司在水泥等主业方面仍会有许多新的大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