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望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产业化回收利用二氧化碳。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广州在纳米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孟跃中教授主持开发的“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术已完成30吨/年的中试试验,并采用纳米技术高效催化二氧化碳,成功地解决了高成本的难题。
新技术引起国内外震动
9月27日,该项目的中试通过了以中科院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催化效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市科技局局长蔡刚强在项目中试验收时说,下一步要扩大产业化规模,为广州经济作出贡献。目前,一个年产3000~5000吨全降解塑料的工业化装置已进入筹建阶段。
把我们每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变成可回收塑料的设想,最先在1969年由一位日本化学家实现,但由于所用催化剂效率低、且成本太高,难于用作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其后30年,科学界未能在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此次广州科学家取得的突破,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孟跃中博士2000年回国后,担任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二氧化碳聚合与利用”项目组的首席科学家。该项目应用了最新的纳米技术,使每克催化剂效率高出此前国际最高水平的2倍,每吨塑料所需催化剂的成本只需200元左右,而每吨塑料成品的成本降至9000元,是目前市场塑料产品价格的1/3~1/4。
大大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这种塑料可以用普通工艺进行生产,处理后还可以变成我们日常用的一次性餐具、保鲜薄膜等,有些性能上还要优于现在通用的塑料。以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可降解饭盒为例,使用淀粉生产,一个饭盒成本高达0.14元至0.15元,难以推广;而使用该技术开发的塑料制造一个饭盒的成本仅0.083元,成本相当低,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
记者昨天在广州化学所的实验车间里见到了这种可降解塑料的样品,它有不同的柔软度,有的通体轻薄透明、有的雪白柔软。技术人员介绍说,这是通过改变分子组成和结构,而使它具有不同的硬度的。
据了解,大型水泥厂、炼油厂和酿酒厂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大,生产1吨白酒几乎就附产1吨二氧化碳,一个中型的水泥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2万吨,如果在这些水泥厂和酿酒厂附近建制塑厂,充分利用废气制塑,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而且产品成本较低,可以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二氧化碳制塑料项目目前已列为广州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广州市政府拨款580多万元资助。目前,该项目已申请10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为美国专利(1项已公开),8项为中国专利(3项已授权)。更令科学家们高兴的是,此项目也被企业看中,广重集团经过一番考察后,准备投入3300万元助其产业化。
投产10万吨可实现利税8亿元
专家认为,该技术能将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制造成有益环境的可降解塑料,生产出来的塑料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有望成为今后通用的塑料品种。有关人士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以年产10万吨二氧化碳制成的可降解塑料来计算,可以解决3个广州石化公司规模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年排放7万吨),而厂房、设备只需投入2亿元,产值将达到20亿元,利税实现8亿元左右。因此,成功应用该项技术,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塑料原料来源的多元化,降低对塑料进口的依赖。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