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中国钢铁技术创新为什么这样难

中国钢铁技术创新为什么这样难

发布时间:2003-09-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钢铁

导  读:

2003年7月初,几位钢铁技术人员议论了一个问题:“如何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创新?”我们回顾了50多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引进和创新的历史,并对照日本、韩国发展的经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日、韩能够在15-20年的时间内从引进技术走向技术创新、输出技术,而我国还在继续引进?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全行 业应该认真讨论的大问题。为此,我们约定各人就本专业提出建议,写出文章,公开发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业界人士的讨论,共同探讨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和应变措施,以加速走向世界的步伐。 

我们就“中国钢铁技术创新为什么这样难?”这一问题提出意见,以就教于业界人士。建议业界人士在开展“中国究竟需要多少钢”讨论的同时,也能就此课题展开讨论。 

(一)日韩经验可以借鉴 

二战之后,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 有许多很好的经验足资借鉴,其中日本、韩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经验尤其重要。这两个国家的钢铁工业起步的基础 较差,经过15-20年的时间有了很大 的发展,不仅满足本国的需要,而且参与了国际竞争,同老牌产钢国家相抗衡,竟至后来居上。总结其经验大致相 同,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坚持以引进技术为主,对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消 化、吸收和创新;另一条是在国家的宏 观调控下技术引进以企业为主体来进 行。在具体运作中国家规定了两条:一 条是引进软件为主,在外商不卖软件时才引进硬件;一条是集中全国力量共同引进,共同消化吸收,一次引进,全国受益,不再引进第二套。 

日本是工业革命起步较晚的国家,1946年产钢仅56万t,当时技术装备水平比欧美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与鞍 钢相同。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 量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日铁技术部长 告诉我们,日本钢铁工业的新技术全部是引进的。其特点是博采众长,综合各国的技术优势,使自己“技高一筹”,例 如引进的高炉技术便是从美国、原苏 联、法国三家技术合成的。通过对引进 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大约用了 15-20年的时间,使日本掌握了半个多世纪世界各国的重大发明和应用技术,在钢铁工业各个领域跃居领先地位,在技术上执世界之牛耳。 

创新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八幡从美国阿姆科引进硅钢技术,经过从吸收到创新,创造了“海比”硅钢专利。反过来又被阿姆科引进,也被我国武钢引进。 

韩国战后钢铁工业更加落后,1962年只有几个小电炉厂,年产14.1万t钢,没有一座高炉和转炉。1970年学习日本经验,高起点建成浦项钢铁厂,形成产钢940万t的能力,1992年又建成光阳钢厂。经过吸收,韩国钢铁工业出色的培 养出技术力量,已经出口技术并在国外建厂,1991年成套设备出口额高达10亿 美元,甚至提出要帮助我国建设千万吨级钢铁厂。 

日本人引进技术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方针,第一个五年创新了高炉,第二个五年搞了炼钢,第三个五年搞了轧钢,15年全面赶超世界水平,变成世界上最强的钢铁和技术双出口国。 

(二)对我国新时期技术引进的思考 

l、1996年的认识 

1996年,全国科协确立了一项国家 的重大课题,重点研究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机制问题。我和韦刚、 程振家等同志负责这一课题的钢铁部分,对国内外技术引进的经验教 训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不同的引进方式和目 的必然导致不同的效果。日本、韩国的方式以引进软件为主,花大力气消化吸收外国技术,其目的在有所创新,达到 技术出口,投入国际竞争。我国是以引 进硬件(设备)为主,其目的消化达产。即使用外国技术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统计结果:日本仅投入16亿美元引1进技 术,较短时间两就搞出1.2亿t钢和钢铁 工业全面现代化,从技术进口国成为技术出口国,而我国花费较长时间投入近百亿美元,搞出1亿t钢和只有不到30%现代化的钢铁企业。我国到1996年仍然继续执行引进硬件为主的方式,导致 “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没能形成日、韩的产品、技术双出口的局面。 

当时这个报告指出:我国的技术引进,在认识上打破过去的清规戒律,有了很大的转变,引进技术开始被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日程上来,这是现代化的指导方针上走出正确的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下一步,如何引进和引进后如何吸收、创新的问题,可以说至今未能提出有力的措施,以致国产化(吸收)未能更好的解决,继续造成重复引进和创新工程没有很好的组织起来,使技术停留在引进的水平上。在工厂的生产实践中虽然作出一些改进,但大都未能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以致走不出国门。这一步下的力量不够,不能不说是在技术引进政策上的一个失误。 

回顾20年的历史,参照日、韩的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在技术引进上的实力和欠缺。80年代初,国家组织技术考察团,通过对武钢引进四厂的研究得出结论,“生产掌握都有困难,翻版制造更不可能”。这一结论出自专家,影响巨大,使人对技术创新望而却步。后来冶金部派人前往日本考察,学习日本办法,先易后难,先选择一些制造技术比较简单,工艺操作不太复杂的单项技术装备,进行试制,结果成功了。接连四年冶金部召开了全国消化移植会议,组织生产厂、研究院、设计院、制造厂参加,讨论制订出176项吸收项目的计划,付诸实施也成功了。这使人们敢于拍胸膛提出要求,由国内自行承担宝钢二期炼铁系统的设备制造。大家下决心自己搞国产化,结果宝钢二期工程投产后,要比从日本引进的一高炉系统还顺利。因此从宝钢得出结论:国产化的2高炉是中国钢铁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说明日、韩做到的,中国同样可以做到。此后不久,宝钢炼钢系统也实现了国产化,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可是,中国同日、韩的成就相比,尚有欠缺。一是轧钢技术的吸收(国产化有进展但很不够,引进状况并未从根本上改观,还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引进现象;二是创新乏力,国家的倡导可谓不遗余力,但是有效的调控机制未能形成,有效的组织工作跟不上去,中国技术至今走不出国门,还要受到外国 专利的控制,中国的产品输出困难,还要大量进口高附加值的产品,花去太多的外汇。 

最近,权威报刊《科技日报》上,权威人士(胡鞍钢),就当前科技创新情况下了断语:“中国近期内还主要要走引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自立创新 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方能成为主流。”对形势的估计,我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分析,如能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上我们积累下来的技术力量,这种情况是会改变的,自主创新会更快的成为主流。 

为此,1996年我们课题组在引进技术的报告中提出了11条解决方案,现择取其中主要的3条简述如下,供参考。 

(1)重复引进应受到限制 

在如何引进的问题上要从过去各厂自主分头引进转变到由国象统管,确定项目,由钢铁协会整体上统筹议定引进的牵头单位,组织几家联合引进,共同吸收、共同受益,这也是日、韩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利于节约投资,磨练人才,更快国产化和创新。例如日本引进转炉,几大钢铁公司都提出要求,钢铁协会方议定引进一套,由NKK公司牵头,组织 炉俱乐部,各钢厂包括设计、制造、研究单位参加共同吸收,国产化后推广到各公司。90年代初,日本引进新炼铁技术时由钢铁协会联合8家有炼铁的钢厂,采取同样方法进行。这种方法完全避免了重复引进的弊端,又促成了技术创新。 

(2)在引进什么的问题上要从过去引进硬件为主转变到引进软件为主 

引进技术一般有两种方法,a.引进成套设备,我国过去及后来的武钢四厂、宝钢一期,天津无缝这种做法;b.购买专利技术、诀窍和制造图纸,自行消化、创新。日本从1956年到1981年全国各行业共引进技术约三万八千项,用第二种方法引进的占85%。其中钢铁工业由于引进费用低,完成现代化改造时只花了16亿美元。而我国采用第一种方法在没有完成现代化改造的情况下已花了近百亿美元。更重要的由于我国生产、设计、科研、制造各自成体系,不可能都像宝钢2高炉系统那样由冶金部统一组织调动起来,进行吸收创新,使创新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有同志指出“真正的软件是不可能引进的,能引进的软件也决不是一流的。”应该研究为什么日韩能够大量引进一流软件,而我们就不能够?机械工业协会负责人的文章说:“给锻炼机会比给钱更重要,即向国外厂商采购也应要求外商向国内转让技术,只有通过消化,才可多一些锻炼机会”这是他们要求引进软件的呼声!为了创新,钢铁设计和研究单位更加需要通过在软件的消化吸收工作中 的锻炼来提高自己。在这一点上,日韩的经验已经证明其正确性。 

(3)在技术吸收的组织协调上,要从科研、制造单位不介入或不完全介入转变到负责任地全面介入 

日本经验是要求生产、科研、设计、制造和相同需要此项技术的钢厂都参加。组成项目俱乐部,研究引进某项目 时就由俱乐部讨论吸收的计划,共同执 行,所以能在2-3年内即可达到引进项 目时的水平和要求直至超过引进的水 平。我们的引进一般只有单个的生产主 体和设计单位参加,而研究和制造单位 进不去或者只能部分进去。国产化主要是由制造单位最终实现的,创新则需科研单位介入,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研 发,才能做到。日本有鉴于此,后来甚至 规定引进软件图纸由制造单位出资负责,彻底堵死生产单位无序引进的后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2003年的再思考——寻求创新之策是第一要务 

1996年以后的7年间,我国钢铁工业在生产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快速提高,均陆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钢产量的突飞猛进,不仅出乎国人预 料,而且震惊世界。据2003年上半年的统计,预计全年钢产量将超过2亿t,超过以前世界第一产钢大国日本和第二产钢大国美国两国产量之和。据有关方面根据在建项目预测,2004年钢产量更有一个大幅度的增加,引起各方面的严重关切。 

尽管如此,但上述1996年就存在的两个不足之处至今依然存在。即一是还有重复引进,主要是在轧钢方面。这几 年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接连引进了三套设备之后,要求引进此项技术的又有几家。二是国内自主创新不足。因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有增无减,技术出口很少很少。 

我们几个人在议论中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应该设法解决,不能让“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循环下去。怎样解决轧钢国产化问题,1996年课题组提出建议,国家应该采取的坚决措施,领导作出过批示,值得参考。这次讨论中又提出一个新的情况,炼铁、炼钢、轧 钢都有例证,就是国内也有一些创新技 术,经过鉴定赶上了国际水平,有少数创新技术还高于引进水平,价格当然比引进的低甚至只有引进费用的1/2到1/3。但创新者感到无奈的是,我们有些钢厂总是迷信外国,有的工程师也不知是何心态,一个劲地推荐国外技术,贬低国内的创新,以致有不少决策者宁可引进国外的也不买本国的。这种现象影响很大。我们知道创新多数是研究单位研发的,代价不菲,要用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得出来。结果企业不要,使国内研究人员难以为继。这岂不是堵死了创新之路吗?国家再大力提倡自主创 新,也于事无补。引进技术的生产厂也有一些小改小革,但却难以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因此,要研究走创新之路的具体措施,我们建议:一要学习日韩经验,不许重复引进,要提倡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相信中国人自己的力量;二要企业自觉采 用本国技术,给创新者以鼓励。外国人卡我们,我们自己万不可再加以扼杀。当然本国没有的或落后的,还是要坚持先引进的决策。 

来源:中机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luim.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第五届中国塑料博览会将在余姚举行

下一篇:湖州机床厂中标汽车覆盖件生产线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钢铁
  •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与机遇

    仪器仪表广泛用于钢铁、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等各行各业,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是现代生活的“物化法官”,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和核心,同时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作为计量测试的手段,仪器仪表是提升我国计量测试水平最重要的环节。

  • 10月26-28日在山东德州召开钢铁、焦化全流程节能环保技术优化创新推介会

    为帮助钢铁、焦化企业适应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战略要求,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冶金行业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定于2020年10月26日-28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召开“2020钢铁、焦化全流程节能环保技术优化创新推介会”。

  • 日媒:纺织、运输机械、有色金属和钢铁等行业日企对在华工厂收益持谨慎态度

    调查显示,对中国工厂收益状况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企业比例减去“不满”和“不太满意”的企业比例,得出的“收益满意度指数”为6.5个百分点,较2018年的16.9个百分点大幅降低。从不同行业来看,纺织、运输机械、有色金属和钢铁等行业的恶化尤为明显。

  • 精诚合作携手未来,魏德米勒与山钢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魏德米勒与莱钢电子的战略合作,将融合双方在产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优化现有冶金行业电气连接方式,打造满足新时代钢铁行业企业更多需求的电气联接解决方案。

  • 商务部:我国今年面临贸易摩擦形势复杂严峻

    数据显示,从行业来看,钢铁、化工、建材是立案数量较多、涉案金额较大的行业。从国别来看,美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对我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数量较多的国家。

  • 第十九届钢铁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专题研讨会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 钢铁智能制造成下一风口 五大钢铁企业如何进行智能化改造

    “十三五”以来,智能制造在钢铁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应用不断深化,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中,钢铁行业重点围绕流程型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

  • 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进入公示环节

    据工信部的消息,经过近半年的遴选工作,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基本确定,进入公示环节。据悉,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新疆等25个省市区的97个试点项目入围,涵盖了石化、钢铁、航空、新能源等多个制造业领域。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