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家持续实施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财政政策,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钢铁需求随之强劲回升,产量、能力迅速扩大,钢铁行业步入了1993年经济过热以来的最好时期。
钢产量快速增长。1996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以来,钢产量一直保持了较快增长。2000年以来的三年里,钢产量更是以每年净增2000-3000万吨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03年上半年为1.03亿吨,增长17.4%,预计全年钢产量将超过2亿吨。
房地产、汽车和机械类行业的迅猛发展,无疑是拉动钢材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2000-2002年,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一直在20%以上,2003年上半年增速已高达34%,对建筑性钢材生产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新增1616万吨,其中普通小型材和线材新增639万吨,占了钢材新增产量的4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其他机械类行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对钢材的生产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6.9%,电气机械、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2.4-30.8%。由于以上行业都是钢材消费大户,它们的加快增长,必然会带动钢材特别是钢板的消费需求。1-6月份,仅中厚钢板产量就达1500多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6%,新增产量296万吨,占钢材新增量的15.7%。
尽管钢铁生产增长速度较高,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钢铁产品销售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产品库存总体上没有产生新的积压。1-6月,钢、钢材的销售率分别达到97.7%和100%,期末库存可供销售天数皆为10天。普通中型钢材、小型钢材、优质型钢材和线材的期末库存均比年初下降,其中小型钢材和线材库存下降幅度较大。中厚钢板、薄钢板期末库存虽有所增加,但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
炼钢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在市场需求的作用下,近几年来,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2001年末,全国重点企业的炼钢生产能力已达1.5亿吨;2002年全国各地新上和在建炼钢项目1326个,合计投资额344亿元;2003年新上项目继续增多,仅上半年新上炼钢项目就达674个,投资额为237.8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预计到2003年末,全国炼钢生产能力将达2.1-2.2亿吨。由于钢铁企业生产能力是指设备的设计能力,设备经过改造新增能力未统计在内,因而实际生产能力远超过以上数据。
在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关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各地投资钢铁项目的积极性高涨,供过于求的可能性加大。钢材价格在经历了2001年至2002年一季度的低点后,2002年第四季度至今一直处于逐步回升和高价位稳定阶段。2003年上半年钢材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1%。其中线材、小型材分别上涨11.4%和6.2%,中厚钢板上涨20.7%。进入6月份以来,建筑用材线材和螺纹钢价格更是大幅上扬,每吨价格分别涨到了2800元左右,直逼经济过热的1993年时的高价位。价格的上涨,直接带来了钢铁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1-6月份,冶金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预计全年行业利润将远远超过93年327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刷新冶金行业利润史上的最高纪录。
而正是由于目前这种高价位和丰厚的利润,使得各地投资钢铁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资金开始大量向钢铁行业集聚。这其中虽然有如邯钢、珠钢、包钢、宝钢、武钢和鞍钢等国有大企业进行的以适应市场需要而进行的产业升级型投资,但也有许多民营企业开始进入钢铁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已有和在建的炼钢生产能力已超过2500万吨,民营企业已成为此轮钢铁产能扩张的新的投资力量。在民营投资中,不乏有宁波建龙、常州铁本集团为代表的以投资高附加值产品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但不可否认一些工艺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冲击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企业和项目也充斥其内。因此国家对新上投资项目要分别对待。对前类企业和项目应以扶持、鼓励为主,对后类企业和项目,国家应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手段予以制止或取缔。
二是质量并不很高的钢材进口过多,对国内钢材市场有一定冲击。今年1-6月份,全国共进口钢材18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7.9%。预计全年进口钢材将突破3000万吨,有可能超过历史上进口最多年份的1993年3026万吨的进口量。而且今年进口的钢材中,板材占了91%,其中薄钢板占了69%。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进口的板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质量并不比国产钢材好,对国产板材市场冲击较大。今年1-6月份,薄钢板产量为1163.9万吨,同比仅增长6.6%,增幅远远低于其他类型钢材。因此建议国家应在技术壁垒方面尽快制定措施,限制质量较差产品的大量进入,同时,钢铁行业也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来源:中国机床商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