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国外机构评中国钢铁工业 未来五年的潜在风险

国外机构评中国钢铁工业 未来五年的潜在风险

发布时间:2003-09-1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钢铁工业

导  读:

一、中国钢铁工业对世界其他地区钢铁厂可能将构成威胁  

    从目前中国钢铁工业部门在世界钢铁工业部门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巨无霸”地位,2003年中国钢材产量将接近2.1亿吨,钢材需求量将达2.3亿吨。到2004年中国钢材产量将达到2.3亿吨,2004年中国钢材需求量将达到2.55亿吨,2004年世界钢材需求总量中中国将占28%。中国钢铁工业一举一动牵动世界钢材市场尤其远东钢材市场及世界矿物原料及金属入炉料市场价格走势变化。美国钢动态咨询公司直接了当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对世界其他地区钢铁公司已构成巨大的威胁。  

    第一,尤其是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其对世界其他地区钢铁公司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其原因是,在这一期间,中国高炉炼铁能力、薄板产品轧制能力以及炼钢能力进入高速增长轨道。因此,中国在这一期间是否会出现钢材产品资源供应过剩状态,则取决于钢材需求历史轨迹及未来钢材需求前景。1997年至2002年中国钢材需求量增加8300万吨,而据预测,2002年至2005年中国钢材需求量持续增加,并且依然呈高速增长势头,将再增加5000万吨至7000万吨。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有关部门仍采取钢材贸易保护措施,来阻止或限制来自海外进口钢材进入中国钢材市场,这样可以减轻中国国内钢铁厂面临的进口钢材进入的压力。  

    第二,2007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有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钢铁公司的威胁程度有所减轻。其原因是,在这一期间中国内地钢铁厂利润将要减少,这样中国钢铁工业则将放慢了产钢能力扩大速度。届时,中国当地钢铁厂利润可能下降,薄板产量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可能出现过剩状态,这将对那些生产薄板产品的钢铁厂薄板产品出厂价格造成沉重、难以摆脱的压力。中国钢铁工业部门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已溶人世界钢铁工业之中,中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对世界钢材市场价格周期性变化波动显示出巨大的敏感程度,也可以说,中国国内钢材市场如美国当地钢材市场一样,对世界钢材出口市场钢材价格变化波动最为敏感的,或者说受其影响最大的。同时,随时间流逝,外部条件将发生变化,即到2004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有可能丧失其“优惠工业部门”地位,其理由是,一为低的利润状态,并且到这一期间,上市各钢铁公司在证券股票市场业绩有可能相当差,二为,200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达到1.4亿吨,国内铁矿石产量基本保持在2.2亿吨,折合精矿粉为1.2亿吨,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变化,随后年份,随着钢材产量迅速增加,主要依赖进口铁矿石资源解决原料问题。如果中国铁矿石进口量2002年为1.1亿吨,2003年将达到1.4亿吨,2006年将高达2亿吨的话,那么,中国届时支付60亿美元来购买2亿吨进口铁矿石;三为,中国运输体系及其他用于钢铁生产用的原料和燃料资源供应呈紧张状态;四为,中国炼焦煤采掘工业部门,设备落后,事故频繁,经常发生死亡事故;同时,中国炼焦工业部门污染严重,一些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有可能存在优质炼焦资源储量不足的困境。  

    到2007年之后若干年里,中国钢铁工业有可能进入“亏损状态”期间,其根据可能有如下,几方面。一是,中国各钢铁公司从金融银行系统和证券股票市场上融资渠道再获取资金比以前更加困难。二是,由于投资报酬率下降,中国产钢能力扩大规模和速度下降。三是,边际生产设备关闭。四是,为了在钢材定价制度方面,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控制垄断手段,各钢铁公司面临购并调整组合的很大压力。在最近5年里,除了中国大陆之外,世界几乎所有地区钢铁公,司进人大规模购并重新整合的阶段,而中国大陆钢铁工业部门却同世界其他地区钢铁工业走向呈相反趋势,这可能同中国大陆钢铁公司同行政区划密切相关,由于地区局部利益驱使,跨地区实行钢铁工业购并相当困难。  

    二、中国钢铁工业在未来五年里可能面临的风险  

    把中国钢铁工业部门可能存在风险分三方面来说明。  

    第一,中国经济高速度发展曾拉动其钢铁工业发展,同样,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大大地降低中国钢材需求量增长速度。从中国经济发展层面对中国各钢铁公司发展造成反面或负面的影响有如下几点。一是,中国国内总投资额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2001年期间的0.38至0.40增加到2002年的0.42。国内总投资额也被称之为总资本形成。  

    2002年中国国内总投资额即总资本形成增长16.1%,达到4.3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如以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汇率计,则为5200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基本建设成本特别低。如果1美元兑4.0元人民币汇率计的话,那么,这一数字则为1.1万亿美元。中国是否可持续地保持国内总投资总额很高的增长率呢?中国国内国民储畜率是否将足以支持如此高的国内投资总额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呢?一时实现不了的话,那么,国内总投资额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下降将会降低中国钢材需求量增长速度。二是,在未来10年里,中国有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这将减缓在这一期间钢材需求量增长速度。三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这一点很像当年日本情况,将减缓中国建筑业部门经营活动。四是,由于坏账逐渐增加,有可能导致中国金融银行系统崩溃,这种现像导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五是,中国居民储蓄率下降将使中国国内投资总额所需要的资金减少。六是中国出口增长速度放慢,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四分之三依赖于中国出口扩大而获得的。七是,中国未来10年里,经济增长率,从最近几年里8%将有可能下降至5%左右。曾作为钢材需求驱动力量的经济年增长率一旦下降至仅为3%多一点的话,那么,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将使钢材需求量年增长率从10%下降至5%。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建筑业部门经营活动规模如此之大,在未来是否依然保持每年10%增长率呢?从目前来看,中国大陆在建筑业部门和固定设备上钢材消费量之大,超出人们设想的数量。例如,2002年中国大陆长型材产品当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17亿吨,同期北美地区仅为4500万吨、日本2300万吨、欧洲9200万吨、南美地区2100万吨。在中国大陆许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钢材需求保持强劲势头的根据是,中国大陆汽车产量快速增长,2003年汽车产量将达到400万辆,2010年将达到1000万辆;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巨大的资金投人。然而,还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汽车产量规模扩大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设备建设所需要的钢材数量占中国大陆钢材总消费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市场分析人士对中国大陆未来若干年里建筑业部门经营活动规模及其增长率长期保持高水平有些担心或疑惑。  

    第二,一旦中国大陆货币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话,那么,以美元计的中国大陆钢铁厂的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力急剧恶化,也就是说,以美元计的中国大陆钢铁厂生产成本将大幅度上升。从如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以中国大陆钢铁厂“参照”设备2003年5月份冷轧板卷生产成本每吨为323美元。这一生产成本构成是,263美元则以人民币计的,60美元以美元计的。  

    二是,人民币币值从目前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盯住汇率升值至1美元兑6.0元人民币。  

    三是,因此,以人民币计的生产成本中那一部分增加100美元,即263美元*8.27元人民币/6.0元人民币等于363美元,比原来盯住汇率计的生产成本中那一部分增加100美元。  

    四是,这样生产成本由于人民币升值或汇率变化,冷轧板卷生产成本每吨从323美元上升至423美元。在这样假设的情况下,中国大陆钢铁厂生产成本上升将跨人世界钢铁工业部门生产成本最高行列之中,生产成本低这一竞争优势将丧失掉。当然,上述只不过作出的一种假设条件下的估算。市场分析人士都相当关心中国大陆货币人民币未来汇率走势变化。一方面,许多观察家认为目前人民币币值已被大大地低估,其因素是:中国大陆制造业部门许多制造品生产成本很低;中国大陆建筑业部门建筑成本很低;中国大陆吸引大量海外投资资金。另一方面,一些观察家却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处在高速发展之中,需要大量海外的商品物资,如,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的赤字为10亿美元。同时,中国大陆2003年财政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鉴于这些因素,中国大陆将必须使人民币值下降。从中国大陆目前经济发展和经济总量来看,一些观察家也认为人民币不能升值。从理论上讲,中国大陆国际收支3000亿美元的巨额顺差,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这一顺差主要来自资本项目,即外商投资大量进入中国大陆引发的,而不是经常项目。这种资本项目顺差引起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是不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加以平衡的。如果人民币升值,势必在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的同时,导致中国大陆内部经济的失衡和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在对外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一般均衡应包括外部经济即国际收支的均衡和内部经济的均衡即所有要素都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一旦人民币升值必然带来的是经常项目的逆差,这首先造成失业的增加。经常项目的逆差意味着出口的下降和进口增加,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会减少就业。结果是内部经济因失业增加而失去平衡,国内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内需进一步萎缩。这种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的趋势,必将对中国大陆经济基本面带来巨大的伤害。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大陆作为一个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对世界主要货币采取固定汇率的做法是最有利的。从美国目前经济现状况来看,人民币币值升值,美国是否能承受得住吗?一旦升值,美国贸易顺差将减少,投资美国国债的美元会相应下降。反之,人民币币值在未来短期里不升值,美国财政赤字将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从上述分析,从积极意义上看,随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规模大幅度扩大,为了应付未来人民币升值的挑战形势,中国大陆钢铁工业必须避免低水平盲目地扩大产钢能力,应当高起点、高水平采用世界上最先进钢铁设备,千方百计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继续保持生产成本方面竞争优势。  

    第三,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大陆一些钢铁公司不能为其持续保持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足够现金流量。在中国大陆,许多钢铁公司上了很多新的生产薄板产品工程项目,即使在目前处在薄板产品资源供应量适度过剩状态,这些拥有薄板产品生产设备的钢铁公司,有可能陷入相当大的价格下降压力。目前在中国大陆,不仅在钢铁工业部门,而且许多产业部门,都面临利润低的局面,其原因是,产品资源供应过剩以及跳水式的价格竞争。  

    中国大陆钢铁工业部门如何评估上述三个可能存在的三方面风险呢?在中国大陆未来5年里,存在这三方面风险。  

    第一方面风险:中国大陆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导致中国大陆钢材需求量增长速度下降,其风险几率为20%。  

    第二方面风险:中国大陆人民币币值大幅度上升导致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严重困境,其风险几率为20%。  

    第三方面风险:中国大陆薄板产品生产厂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导致这些生产厂不能保持足够价位水平,其风险几率为20%。  

    如果存在上述风险率的话,并且假设上述三方面风险相互之间是独立的话,那么,在至少出现一方面风险情况下,其风险率则应当是多大呢?计算这一风险几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是,把优胜率即不发生风险几率相剩得出:0.80*0.80*0.80=0.51。  

    第二步是,1.0减去0.51=0.49。因此,在至少存在或发生一方面风险情况下,其风险几率为51%。  

    毕竟上述三方面可能出现风险都是假设条件下的事情,并且其风险几率在这三方面相互独立风险存在情况下估算出来。这里,也是提醒中国大陆钢铁界在未来五年里有可能出现至少三方面风险,引起警觉,在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出现史无前例大好形势下,注意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摘自:物资信息高速公路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lue4.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原则

下一篇:纺织业新型工业化主要特征 设备自动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钢铁工业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