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期国际雨水利用技术培训班8日在兰州开课,来自新西兰、卢旺达、印度等18个国家的37名科研、水利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这次培训由商务部、水利部、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中国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高波介绍说,雨水利用曾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技术,早在数千年前,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已把雨水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所需,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地方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都有利用雨水的传统。近年来,许多地区在总结传统雨水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提升雨水利用技术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了人畜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地处西部的甘肃是中国利用这项技术做得最好的省份。经过10多年的努力,甘肃现已累计建成蓄水窖253万眼,稳定解决了252万人的饮水困难,并发展集雨节灌农业457万亩。形成了“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的思路,走出了一条“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的旱地农业模式,改变了干旱山区的落后面貌。
甘肃这种雨水利用行动极大地利用了有限的降水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今年3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水行动大奖赛中,甘肃的“雨水利用行动”获得特等奖。为了将甘肃的雨水利用技术和先进的经验推广开去,中国商务部决定资助水利部在甘肃举办国际雨水利用技术培训班,让更多的缺水国家学会利用集雨技术。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