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200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

200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

发布时间:2003-09-0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工业生产

导  读:

   今年上半年,尽管“非典”导致我国消费增长有所放缓,但投资、出口增势强劲,拉动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00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48亿元,同比增长31.1%,实际使用外资30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4.33%。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761.4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1903.2亿美元,增长34%,累计实现贸易顺差45亿美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8363亿元,同比增长16.2%。6月份各经济类型企业生产增速普遍提高,饮料、服装鞋帽、农副食品加工等受“非典”影响比较直接的行业回升势头明显。6月下旬各地出现了“井喷式”消费热潮,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受“非典”重挫之后开始触底反弹。 

    上半年电力生产与消费总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增速逐月递减。在“非典”疫情、气温气候、煤炭供应、河流来水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电力供需总体上平衡偏紧,地区性、时段性、随机性缺电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区被迫拉闸限电。 

    一、用电市场情况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8616.7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43%,大大高于去年同期增长速度。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各行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非典”对第三产业用电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5月份“非典”最为严重的时期,旅游、餐饮、零售业等第三产业遭严重打击,这些行业用电量也成逐渐下降之势,第三产业用电量1—5月累计增长率比一季度回落了3.57个百分点。“非典”疫情在6月份得到有效控制,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活动逐渐恢复正常,随之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也开始回升,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75%,增速比1—5月加快了0.79个百分点。 

    第二,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带动第二产业用电量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从目前来看,“非典”未能阻挡我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势头,电子通信产品、投资类产品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工业经济的支柱行业生产增速加快,有力地带动了冶金、设备制造、金属制品等行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工业用电量累计6304.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73.17%,是全社会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非典”期间一些建筑工地完全或部分停工,建筑业用电量增长速度略受影响,但上半年累计仍然高达16.09%。 

    第三,“非典”及气温气候双重因素造成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幅出现波动。“非典”使得人们减少了外出时间,照明以及电视机等家电用电量增加,曾一度使得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加快。但进入五月份后,由于去年同期气温较高,家庭空调投入使用较多,然而今年为了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条件,加之气温偏低,空调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大量减少,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及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均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第四,今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相对比较充沛,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较低。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增长2.75%,排灌、农副业和水利业用电量均为负增长。6月中下旬淮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全国各大江大河相继进入主汛期,排灌用电量的下降趋势开始减弱,1—6月同比降幅比1—5月降低了5.2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北京和黑龙江外,其他地区的用电增长速度均在两位数以上。北京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自4月份以来一直在下降,上半年累计增速仅为8.88%。宁夏、蒙西、山西等地近年发展起来的高耗能工业强力支撑了本地区用电量的高速增长。辽宁、吉林两省用电在持续了10年低速增长后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广东全省用电量尽管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增速呈下降趋势。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华东沿海地区用电量增速尽管逐月有所下降,但始终位居全国各地区之首,尤其是江苏、浙江两省用电量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二、电力生产情况 

    上半年,全国发电量8521.6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39%。其中,火电7208.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1%;水电1122.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1%;核电183.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07%。全国发电量除青海省出现负增长(—5.28%)外,其余省份增长均较快,23个省份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发电量同比增长率在20%以上的省份依次是:天津(37.33%)、陕西(27.81%)、安徽(25.02%)、浙江(23.43%)、湖南(20.75%)、云南(20.36%)和福建(20.21%)。黄河来水偏枯是青海发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14个省(市、自治区)发电量增幅低于用电量增幅。 

    三、电力销售情况 

    上半年,全国共完成供电量7515.43亿千瓦时,售电量6973.98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60%和16.79%。售电量增幅高于20%的省份依次是浙江(24.98%)、江苏(23.90%)、广东(23.70%)、江西(22.42%)、宁夏(21.66%)、内蒙(21.32%)、福建(20.58%)。 

    上述地区售电量的增长速度支撑了全国售电量的高速增长。华东、宁夏、内蒙等地用电量的增长速度带动当地售电量高速增长;伊拉克战争引起国际油价波动,广东等沿海一带企业自备的燃油机组减发,而转向主网购电,是这些地区售电量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战争结束后,油价趋于稳定,这种影响逐步减弱。辽宁、吉林的售电量增幅均达到了两位数的水平,大大高于去年同期,这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也是受重工业快速发展以及电气化铁路投运所拉动。 

    四、技术经济指标情况 

    在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的形势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充分利用了发电资源。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511小时,同比增加192小时,其中火电2778小时,同比增加237小时。火电平均利用小时半年突破3000小时的省份有甘肃(3714)、云南(3671)、青海(3613)、宁夏(3613)、贵州(3540)、四川(3269)、山西(3147)、河北(3051)、浙江(3028)、陕西(3013)。在火电平均利用小时中,同比增长超过350小时的省份有四川、云南、甘肃、陕西、天津、湖北、安徽、广西、青海、山西和上海。 

    上半年,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78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4克/千瓦时。线路损失率7.20%,同比降低0.16个百分点。 

    五、电网生产情况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全国各大电网最高发电负荷也在不断攀升。上半年,各大电网最高发电负荷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福建(29.58%)、西北(21.33%)、南方(18.90%)、华东(15.54%)及东北(15.10%)等五个电网增幅在15%以上。全国主要电网发电量合计7142.94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80%。西藏(28.03%)、西北(20.21%)、福建(20.18%)、华东(18.25%)和华北(17.97%)等五个电网发电量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网省间电量交换情况 

    网间电量交换更加活跃,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大网间,华中净送华东电量12.60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5.55亿千瓦时,其中川电东送1.1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2.66亿千瓦时。东北净送华北电量19.2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7.49亿千瓦时。福建净送华东电量27.5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38亿千瓦时。南方电网,西电送广东65.32亿千瓦时,送广西25.41亿千瓦时;广东在送香港和澳门共41.05亿千瓦时的同时,也从香港购进电量11.52亿千瓦时。 
  
 摘自:北极星电技术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lu5v.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国内外信息技术企业看中电力行业新商机

下一篇:“恒大自控杯”民营科技征文揭晓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力工业生产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