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产品质量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在大宗产品上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出口能力。目前国内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生产能力达到8000多万台(套),其中电能表产品的生产能力达到6000多万台,安装式电表及便携式电表的生产能力达1500多万台,其他类产品生产能力在500多万台(套)。在中低档产品方面,如传统的电能表、安装式电表及便携式电表等生产能力过剩,而在中高档产品方面,如高准确度数字仪表、数字式测量仪器、自动测试系统等又与先进国家产品技术水平有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需要进口。
1.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1)需求特点
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市场需求,近些年来总体上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稳步发展,电工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始终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持着同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基本建设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也不断加大,特别是1998年以来,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国家采取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大规模投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其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这给电工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技术进步是电工仪器仪表发展的动力源,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来,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产品品种、质量和水平上都不断取得进步。用户对产品的性能、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进一步加速了电工仪器仪表产品技术进步的步伐,由此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年需求增加量应在3~5个百分点。
(2)各主要领域的需求结构
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应用面极其广泛,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电力部门是 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第一大用户,其所应用的产品覆盖了全部电工仪器仪表的13类产品,特别是电能表、安装式电表、电量变送器等产品的最终用户几乎百分之百是电力部门。电力部门对电工仪器仪表产品需求量约占整个市场对电工仪器仪表产品需求量的90%,对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需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余10%的需求来自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领域。
(3)用户对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微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各传统的工业产品都面临着更新换代产品升级的问题。电工仪器仪表工业的主要特点是技术高度密集、各种技术综合发展、对新技术敏感、产品更新周期短,因而电工仪器仪表行业面临着更好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电工仪器仪表新产品层出不穷,用户对产品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能计量仪器仪表与系统 目前用户主要需求以86系列感应式电能表为主, 电子式电能度(主要是单相)的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十五”期间,用户需求的感应式电能 表将逐步过渡到25~30年长寿命,6倍以上的过载能力;电子式电能表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强 ,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电卡式预付费电子式电能表、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及多费率电能表将是主要需要目标。高精度电能表主要应用于关口点或网口点,也有一定需求,但由于其技术含量较高,目前大多从国外进口;采用集中自动抄表系统对各用电户实行远量程抄表是一发展趋势,对自动抄表系统的需求也将上升。
安装式电表 需求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结构和精度,提高产品的标准化、 系列化、通用化水平,补齐品种和规格,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对变换器式仪表及张丝广角等仪表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对数字式安装式电表的需求亦将逐步上升。
实验室及便携式电表 对精密电表的需求将进一步萎缩,由于数字仪表与精密电表相比在精度、性能价格比等方面已处于绝对优势,因而用户对精密电表产品的技术水平,无进一步提高的需求。便携式电表整个需求也将减小,对该产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仪表外观、结构设计、扩大应用领域和提高可靠性上。
数字仪表 重点是可靠性方面,高精度表(11/2~17/2位)要具备IEEE488接口,易用于自动测试系统中,低精度表(7/2~9/2位)重点需求数字万用表、数字钳形表和数字面板表,技术水平要求重点是可靠性提高,改善外观,增加测试功能。如可显示被测波形的万用表,棒图显示数字面板表等。
交直流电工仪器 我国直流电工仪器生产水平、质量、系列、品种、规格都比较完善,产品达到了一定水平,有的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交流电工仪器总体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品种不齐、成套性差、产品未形成系列,特别是数字化仪器还很少,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自动测试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实验和生产过程都在对电磁测量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自动测试。国内一些单位一直致力于自动测试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如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CAT、标准接口总线系统IEEE488及CAMAC,目前正在进行研制和生产的虚拟仪器和VXI系统,但大多停留在科研和样机水平,没有实现工 业化规模生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其测试完全依赖于自动测试系统。一些大型科研工程、军事和宇航工程中的测试也完全依靠自动测试系统来实现,因而对自动测试系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完全独立的自动测试系统到灵活多变的组合式、模块式自动测试系统都是未来需求的对象。
(4)进出口趋势及进口产品分析
我国电工仪器仪表产品是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中唯一的进口较少的产品,并且有一定批量产品 出口的行业。截至1999年6月,已完成出口7.2亿元。还有一些出口合同正在洽谈中,如深科技下属电能表公司拟出口意大利约600万美元的带有载波、通信控制、防火防盗等功能的多功能电能表。国内一些企业在高技术含量产品上加大投入力度,开发能力逐步提高;国际认证的取得,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兼并组合后形成规模化,成本逐步降低。随着这些条件的逐渐成熟及出口国家的经济发展,包括高档的数字仪表、少量的网口用电能表,自动测试系统、监测系统等高档产品对伊朗、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南非及欧美等国出口将可能有大的提高。行业中量大面广的产品是电能表、安装式电表及便携式电表等,这些产品都属于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由于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较低,因而产品有极强的价格优势,完全可以打入东南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国内电工仪器仪表进口将集中在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如高档的数字仪表、少量的网口用电能表、自动测试系统等,但由于这些高档产品需求量有限,因而进口量亦将很有限,并且由于国内一些单位在高技术含量产品上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开发能力,因而进口产品占有率不会有大的提高。
(5)价格走势
由于国内量大面广的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因而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价格是产品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各企业为保证市场占有率,已经在产品价格上作了最大的努力,整个行业产品价格处于微利状态,已没有降价的空间,又由于整个市场需求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即买方市场,因而产品价格上升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从总体上看,在“十五”期间,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价格走势将保持在平稳状态,但由于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推出,如电子式电能表等,产品的技术性能水平较高,其价格将比老产品有所提高,产品性能价格比与老产品相比将有明显的优势。
2.国内市场定量预测
(1)需求量预测
未来几年国内市场对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年需求量将维持在6000万台(套)左右,其中电力部门需求5400万台,其他部门需求600万台。在年需求的6000万台(套)中,电能表产品需求4800万台,安装式电表产品需求700万台,便携式电表需求250万台,数字仪表需求150万台,其他仪表需求100万台。各产品的需求结构亦在变化,电能表产品中的电子式电能表比重将逐步加大,从“十五”初期的200万台,可达到“十五”末期的1200万台,安装式电表、便携式电表、数字仪表的技术含量亦将增加,产品水平不断升级,因而尽管产品年需求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总销售额却不断增加,预计年增长幅度为8%,将从2001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1亿元。
(2)市场份额分布
目前电工仪器仪表行业中外国独资及合资企业很少,特别是在量大面广的产品上,其所占市 场份额微乎其微。国内电工仪器仪表企业在该市场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实力,所占市场份额在95%以上。
3.国外市场需求预测
电工仪器仪表产品1996~1998年的出口量合计1962.4万台,出口额合计65426.6万元,其中1996年出口547.5万台,17082万元;1997年出口759.5万台,20427.9万元;1998年出口655.3万台,27916.7万元。主要出口国是东南亚的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部分产品出口南非、欧美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是电能表、安装式电表、便携式电表,数字仪表和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等也有一定量的出口。
电工仪器仪表大多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产品,我国电工仪器仪表行业企业在该类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1)一些发达国家的该类产业已在逐步向外转移和萎缩;
(2)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很不完善,而我国的 产品在价格、技术水平等方面完全可满足其需要;
(3)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步伐加快,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贸易环境的改善,必将为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出口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说在“十五”期间,电工仪器仪表的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增势,出口的主要地区继续以东南亚、南美等发展中国家为主,部分产品将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
“十五”期间我国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出口量将达到15%的年增长率,出口量将从“十五” 初期的800万台,增加到“十五”末期的1600万台,出口额亦将从3亿元增加到6亿元。其中主要的出口企业将是华立集团、三星集团、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无锡威达电工仪器仪表公司、青岛电能表厂、苏州仪表总厂、宁光电工有限公司、天津三达电气有限公司、柳州仪表总厂和杭州西子集团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