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 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经被橙、黄、绿、蓝、白、金、彩等各色共享单车所攻占,今年4月份开始,
物联网“电子围栏”开始成为共享单车界的新话题,各地政府部门喜闻乐见,甚至单车品牌是否具有电子围栏成为某些地区的准入门槛。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龙头开始进入到刷技术的阶段.
简单来说,“电子围栏”就是一个个虚拟的停车框,用户必须将车辆停在指定的停车框中,否则无法锁车结束行程。具体而言,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给共享单车停放划定一个区域,让单车只能停放在规定范围内。当车辆停放超出系统规定的区域时,系统会发出语音提示,要求骑行者将车辆返回至指定区域,否则车辆将无法上锁,后台也将会一直计费。
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的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公共电子围栏”,另一种是有共享单车企业自行设置的独立电子围栏,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两种电子围栏也有重合的可能,例如OfO和北京经信委联合开发出了全国首个电子围栏技术,并在北京通州试点。两种电子围栏设置目的都在于限制停车位置,共享单车通过一定的定位技术识别用户是否将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内,从而对用户进行奖励或惩罚。
共享单车实行的电子围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地面建立信号发射装置来实现对停车区域的识别,有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而实现的,也有基于蓝牙实现的(如摩拜、小鸣单车);另一种是北斗导航提出的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电子围栏系统(OfO),借助地面增强系统,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完胜GPS!高定位精度除了解决找车难问题,对于监管问题也是一把利器。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共享单车相关企业在积极推动之外,地方政府也参与了进来。共享单车已经由于过渡的铺设带来了明显的城市管理隐患,是时候到了政府介入携手共同规范化的阶段。深圳北航物联网研究院(www.buaaiot.org)相关人员认为通过“电子围栏”来规范化停车,是目前从技术角度来讲较为可行的约束手段,不过这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定点桩”,还得看用户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