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文库>行业标准>流动式起重机 滑轮

流动式起重机 滑轮

发布时间:2013-05-1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标准 人浏览
分享到:
关键字:

流动式起重机 滑轮

导读: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ISO 8087:1985《流动式起重机卷筒和滑轮尺寸》、DIN 15063:1977《起重设备钢丝
绳滑轮供货技术条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周、陈宏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流动式起重机 滑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动式起重机常用滑轮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 GB/T 6974.2 定义的流动式起重机上的钢丝绳滑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10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 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1800.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 第 1 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 1958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6974.2 起重机术语 第 2 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T 106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 13237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JB/T 5936 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37 工程机械灰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38 工程机械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39 工程机械铸钢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7 工程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分类
3.1 种类
流动式起重机常用的滑轮可分为下列四种:
——铸造滑轮;
——MC 尼龙滑轮;
——焊接滑轮;
——双辐板压制滑轮。
3.2 形式与尺寸
3.2.1 滑轮绳槽断面形式与基本尺寸应符合图 1 和表1 的规定。
3.2.2 滑轮结构形式及尺寸推荐如下:
——铸造滑轮的结构形式及尺寸参见附录 A;
——MC 尼龙滑轮的结构形式及尺寸参见附录B;
——焊接滑轮的结构形式及尺寸参见附录 C;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JB/T 11209—2011
2
——双辐板压制滑轮的结构形式及尺寸参见附录D。
图 1 滑轮绳槽断面形式
表1 滑轮绳槽断面的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槽底半径r 轮缘宽 b
极限偏差a
钢丝绳
公称直径
d
基本尺寸
H14 H16
槽高
H
槽宽
a
铸造
滑轮
MC尼龙
滑轮
焊接
滑轮
双辐板
压制滑轮
W
8 4.3 15 4
>8~9 4.8 16
18
>9~10 5.3 18 20
4.5
>10~11 6.0
0.30
0
+ 0.75
0
+
19 22
>11~12 6.5 20 23
4.2
>12~13 7.0 22 25
5.0
>13~14 8.0 24 28
≤43
>14~15 8.5
>15~16 9.0
25 30
>16~17 9.5 33
6.0
>17~18 10.0
0.36
0
+ 0.90
0
+
28
34
>18~19 10.5 30 36
≤57
>19~20 11.0 32 38
>20~21 11.5 34 40
5.3
>21~22 12.0
>22~23 12.5
35 42
7.0
7.0
>23~24 13.0 36 44
≤67
>24~25 13.5 38 46
>25~26 14.0
>26~27 14.5
48
>27~28 15.0
40
50
8.0
>28~29 16.0 54
>29~30 16.5
6.4
≤82
>30~31 17.0
0.43
0
+ 1.10
0
+
44
55
9.0
8.0
8.5 ≤95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JB/T 11209—2011
3
表1(续)
槽底半径 r 轮缘宽 b
极限偏差a
钢丝绳
公称直径
d
基本尺寸
H14 H16
槽高
H
槽宽
a
铸造
滑轮
MC尼龙
滑轮
焊接
滑轮
双辐板
压制滑轮
W
>31~32 17.5 44 56 9.0 8.0
>32~33 18.0
0.43
0
+ 1.10
0
+
>33~34 18.5
48 60
>34~35 19.0
≤95
>35~36 19.5
10.0
>36~37 20.0
65
≤106
>37~38
53
67
>38~39
21.0
>39~40 22.0
0.52
0
+ 1.30
0
+
58 71
11.0
9.0
8.5
≤120
a H14栏用于铸造滑轮和MC尼龙滑轮,H16栏用于焊接滑轮和双辐板压制滑轮。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滑轮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和有损外观的缺陷(如气孔、裂纹、皱纹、疏松、杂质和毛刺等)。
4.1.2 铸造滑轮应符合 JB/T 5937、JB/T 5938、JB/T 5939 的规定,并应进行退火处理。
4.1.3 MC 尼龙滑轮应含有二硫化钼或石墨,毛坯件应进行热处理,表面应洁净光滑。
4.1.4 焊接滑轮应符合 JB/T 5943 的规定,焊缝应磨平并进行退火处理。
4.1.5 双辐板压制滑轮的压制部分应光滑、平整。
4.1.6 滑轮机械加工后应符合 JB/T 5936 的规定。
4.1.7 铸造滑轮、焊接滑轮和双辐板压制滑轮(绳衬除外)应有防锈措施。机械加工部位应涂防锈油。
非加工部位可涂防锈漆,涂漆前不得打腻子。
4.1.8 滑轮装配后应转动灵活。在载荷试验(见5.5)后不得有裂纹、永久变形及对性能与安全有影响
的损坏。在可靠性试验(见5.6)后磨损量不得超过4.8.3 的规定。在装机试验(见6.3.2)后应转动正
常,绳槽表面不得有明显磨痕。
4.2 材料
4.2.1 铸造滑轮的材料,其力学性能应不低于JB/T 5937 中的HT200、JB/T 5938 中的QT400-18、JB/T
5939 中的ZG270-500。亦可选用满足使用要求的其他材料。
4.2.2 MC 尼龙滑轮材料的性能参见表B.2。
4.2.3 焊接滑轮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亦可选用性能更高的其他材料:
——轮缘选用 20 钢时,厚度为4mm 的钢板应符合GB/T 710 或GB/T 13237 的规定,厚度大于4mm
的钢板应符合GB/T 711 的规定;当选用Q235B 时,应符合GB/T 3274 的规定。
——辐板选用 Q235B 时,应符合GB/T 3274 的规定。
——轮毂选用 20 钢时,应符合GB/T 699 的规定。
4.2.4 双辐板压制滑轮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亦可选用性能更高的其他材料:
——辐板选用 Q235B 时,应符合GB/T 3274 的规定;
——绳衬选用 MC 尼龙时,性能参见表B.2;
——铆接管选用 20 钢时,应符合GB/T 699 的规定;
——轮毂选用 HT200 时,应符合JB/T 5937 的规定。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JB/T 11209—2011
4
4.3 滑轮卷绕直径
滑轮的最小卷绕直径按公式(1)计算:
D0min=hd……………………………………………………(1)
式中:
D0min——按钢丝绳中心计算的最小滑轮卷绕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 ——钢丝绳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h——与工作机构有关的系数,应不小于表2 的规定。
表 2 系数h
机构 h
动滑 轮 18
起升机构
定 滑 轮 14
动滑 轮 16
变幅机构
定 滑 轮 12.5
伸出用滑轮16
伸缩机构
缩回用滑轮 12.5
4.4 滑轮直径
滑轮直径按公式(2)计算,并应将其按表3 圆整:
D≥D0min−d………………………………………………(2)
式中:
D——滑轮直径,单位为毫米(mm)。
滑轮直径与钢丝绳公称直径和轴径的匹配推荐范围参见附录 E。
表3 滑轮直径 单位为毫米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5
260 280 315 355 400 450 500
560 630 710 800 900 — —
4.5 极限与配合
4.5.1 铸造滑轮、焊接滑轮和双辐板压制滑轮安装滚动轴承时,轮毂孔直径 D1 公差带推荐为M7。
4.5.2 MC 尼龙滑轮安装滚动轴承时,轮毂孔直径D1 公差带推荐如下:
上极限偏差按公式(3)计算:
ES= −(Cj+0.0012D1)…………………………………………(3)
式中:
ES——上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mm);
Cj——基本过盈量,其数值按图2 选取,单位为毫米(mm);
D1——轮毂孔直径,单位为毫米(mm)。
下极限偏差按公式(4)计算:
ei=ES−IT10…………………………………………………(4)
式中:
ei——下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mm);
IT10——标准公差数值,单位为毫米(mm),按GB/T 1800.1 选取。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JB/T 11209—2011
5
图 2 MC 尼龙滑轮轮毂孔基本过盈量曲线
4.5.3 若 MC 尼龙滑轮直接装在滑轮轴上,在pv≤10 MPa·m/s 时,轮毂孔直径D1 的极限偏差及其与
轴配合的相对间隙Δ推荐按表4 选取。
表4 轮毂孔D1 的极限偏差及其与轴配合的相对间隙 单位为毫米
D1 D1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Δ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Δ
20 0.140 95
25 0.175 100
0.550
30
±0.042
0.200 105
35 110
0.600
40
0.250
115
45 120
±0.070
0.650
50
±0.050
0.300
130
55 140
0.700
60
0.350
150
65 160
0.750
70
0.400
170
75 180
±0.080
0.800
80
±0.060
0.450
190
85 200
90
±0.070 0.500
220
±0.092 0.850
注:D1≥220 mm 时,公差带按JS10 选取,Δ 可按本表外插确定,但应经过整机试验验证。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JB/T 11209—2011
6
4.6 表面粗糙度
4.6.1 滑轮绳槽表面粗糙度要求如下:
——铸造滑轮为 Ra 6.3 μm;
——MC 尼龙滑轮和双辐板压制滑轮为Ra 6.3 μm;
——焊接滑轮为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滚压)获得,表面应光滑平整。
4.6.2 滑轮轮毂孔为 Ra 3.2 μm。
4.6.3 滑轮轮毂端面为 Ra 12.5 μm。
4.7 几何公差
4.7.1 槽底半径对轮毂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如下:
——铸造滑轮不大于 D/1 000 且最大不超过1.0 mm;
——MC 尼龙滑轮:当D≤300 mm 时不大于1.0 mm,当D>300 mm 时不大于1.5 mm;
——焊接滑轮:当 D≤300 mm 时不大于1.5 mm,当D>300 mm 时按D/350~D/400 计算;
——双辐板压制滑轮的辐板压制槽形同焊接滑轮,绳衬与压制槽形侧面间隙不大于 0.5 mm。
4.7.2 绳槽断面的线轮廓度公差应不大于槽底半径的极限偏差。
4.7.3 轮毂孔的圆柱度公差不大于其尺寸公差带的 1/2。
4.8 使用条件
4.8.1 铸造滑轮和焊接滑轮的使用温度为−40℃~90℃,双辐板压制滑轮和MC 尼龙滑轮的使用温度为
−25℃~50℃。有特殊要求的,可按合同执行。
4.8.2 钢丝绳绕进或绕出滑轮绳槽时的最大偏斜角(即钢丝绳中心线与滑轮轴垂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不应大于5°。
4.8.3 滑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
——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如:裂纹、破损等);
——绳槽不均匀磨损达 3mm;
——绳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 20%;
——因磨损使滑轮直径 D 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
——其他损害钢丝绳或影响性能与安全的缺陷。
5 试验方法
5.1 滑轮的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方法检查。
5.2 滑轮的尺寸用标准量具和专用样板测量。
5.3 滑轮的表面粗糙度按 GB/T 10610 的规定评定。
5.4 滑轮的几何公差按 GB/T 1958 的规定检测。
5.5 滑轮的载荷试验包括额定载荷试验、动载荷试验和静载荷试验,应按照流动式起重机的试验规程
在整机的型式试验中或专用台架上完成。
5.6 滑轮的可靠性试验按照流动式起重机的试验规程在整机的可靠性试验中或专用台架上完成。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滑轮应由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1.2 出厂检验应对滑轮的外观质量和表面粗糙度进行全数检验;对尺寸和几何公差进行抽检,抽样
方法按GB/T 2828.1 的规定执行。
6.2 型式检验
6.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JB/T 11209—2011
7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时;
b)批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发生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状态下每三年进行一次;
d)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时。
6.2.2 型式检验项目为滑轮的外观质量、尺寸、表面粗糙度、几何公差、载荷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检
验后应出具型式检验报告。
6.3 接收检验
6.3.1 接收单位有权根据本标准和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6.3.2 滑轮应能通过装机试验,至少包括整机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所有项目。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应在每个滑轮醒目处标记滑轮规格和制造商标志,标记应清晰、不易磨损,且不影响使用性能。
每个(或每批)滑轮均应有合格证。
7.2 包装
滑轮出厂包装应符合 JB/T 5947 的规定,保证其不受损伤。批量出厂时允许采用裸装,但应有保证
其不受损伤的转运器具。
7.3 运输
滑轮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止撞击、磕碰、雨淋的措施,尼龙滑轮还应有防止日晒的措施。
7.4 贮存
滑轮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不得与酸、碱性和其他腐蚀性物质接触,并防止被水侵袭;尼
龙滑轮不得在阳光下长期曝晒。
JB/T 11209—2011
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铸造滑轮结构形式及尺寸
A.1 铸造滑轮结构形式
铸造滑轮结构形式如图 A.1 所示。
图A.1 铸造滑轮结构形式
A.2 铸造滑轮尺寸
铸造滑轮尺寸见表A.1。
A.3 滑轮加强肋和辐板孔
A.3.1 铸造滑轮辐板长度(半径方向)大于 60 mm 时,应设加强肋。
辐板长度按公式(A.1)计算:
1
( 2 )
2
L D D t r

= − + …………………………………………(A.1)
式中:
L——辐板长度,单位为毫米(mm);
D——滑轮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1——轮毂孔直径,单位为毫米(mm);
t——轮毂壁厚,单位为毫米(mm);
r2——槽底壁厚圆弧半径,单位为毫米(mm)。
A.3.2 滑轮辐板长度(半径方向)大于 100 mm 时,应设辐板孔。
JB/T 11209—2011
9
表A.1 铸造滑轮尺寸 单位为毫米
钢丝绳
公称直径
d
r1 r2 r3 r4 t t1 t2 C
8~9 9 8
>9~10
7 0.5
>10~11
10
8 16
10
>11~12
2.0
>12~13
12 10
8
>13~14
>14~15
2.5
14 12
2.0
20 12
10
>15~16
>16~17
16 14 14
>17~18
3.0 12
>18~19
18
>19~20
25
>20~21
>21~22
3.5
20
16 16
>22~23
14
1.0
>23~24
22
>24~25 23
2.5
30
>25~26
4.0
>26~27
>27~28
24
18 18
16
>28~29
>29~30
>30~31
35
>31~32
5.0
26 19 19
1.5
>32~33
40
>33~34
28
20
>34~35
45
>35~36
20
3.0
20
>36~37
>37~38
6.0
30
50
22
>38~39
>39~40
8.0 32
22 4.0
60
22
24
2.0
JB/T 11209—2011
1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MC 尼龙滑轮结构形式、尺寸及材料
B.1 MC 尼龙滑轮结构形式
MC 尼龙滑轮结构形式如图B.1 所示。
图B.1 MC 尼龙滑轮结构形式
B.2 MC 尼龙滑轮尺寸
MC 尼龙滑轮尺寸见表B.1。
表 B.1 MC 尼龙滑轮尺寸 单位为毫米
钢丝绳公称直径
d r1 r2 t t3 t2
8~9 18
>9~10
>10~11
20
>1l~12 22
>12~13
16
24
>13~14 26
>14~15
>15~16
4
28
>16~17
20
>17~18
5
10 15
25
30
JB/T 11209—2011
11
表B.1(续)
钢丝绳公称直径
d r1 r2 t t3 t2
>18~19 32
>19~20 34
>20~21
15 25
36
>21~22
>22~23
5
38
>23~24
>24~25
30
40
>25~26
>26~27
>27~28
42
>28~29
20
34
>29~30
>30~31
>3l~32
36
48
>32~33
>33~34
53
>34~35
25
40
>35~36
>36~37
>37~38
45
56
>38~39
>39~40
6
10
30
50 63
B.3 MC 尼龙滑轮材料性能
MC 尼龙滑轮的材料性能见表B.2。
表 B.2 MC 尼龙滑轮的材料性能
项目 指 标 值
密 度 g/cm3 l.15~1.16
吸水 率 % 0.31~0.35
硬度 HBW 125~170
物理性能
干摩擦系数(对钢) 0.3~0.4
拉伸强度 MPa 76~95
弯曲强度 MPa 149~167
压缩强度 MPa 105~127
断裂伸长率 % 10~30
抗拉弹性模量 MPa 3 520
弯曲弹性模量 MPa 4 100
力学性能
冲击强度(无缺口) kJ/m2 510~628
JB/T 11209—2011
12
表B.2(续)
项 目 指 标 值
熔 点 ℃ 223~225
线胀系数 10−5/℃ 4~7
热变形温度(1.81 MPa) ℃ 100~150
马丁耐热℃ 67~74
连续使用最高温度℃ 120
热性能
脆化温度 ℃ −30
B.4 MC 尼龙滑轮的热处理
MC 尼龙滑轮的毛坯件宜在沸腾的水基溶液或160℃~170℃油液中浸煮,浸煮时间按公式(B.1)
计算:
Tmin=ktc ……………………………………………(B.1)
式中:
Tmin——最小浸煮时间,单位为小时(h);
tc——计算厚度,取滑轮最后渗透点至表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k——每毫米计算厚度的浸煮时间,建议取k=0.5 h/mm。
实际浸煮时间 T 应不小于Tmin,推荐不少于15 h。
JB/T 11209—2011

本文地址:本文地址: http://www.ca800.com/apply/d_1nrutga2l2htd_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物流配送标准范例

下一篇:坐标式切割机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技术文章
流动式起重机 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