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刚刚已经过去。在这一年内,建陶行业整体行情不佳,企业发展趋向理智,产能过剩情况稍有缓解,但是两极分化日益严重。2013年,建陶产业将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运作,建陶行业又将如何发展,记者试图从重启改革议程、建造橄榄型消费社会、数字化浪潮、产业链整合、绿色新政、出口退税、房地产、营销创新、卖场洗牌、砖的薄形化等十个方面解析对陶瓷行业的今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的深刻影响。
1、重启改革议程
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仍属于半统制、半市场的混合体制。较早前,有学者提供证据显示,占有社会资源 60%以上的国有单位,每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而占有资源不到40%的非国有经济,其创造的gdp增长近70%,吸纳的劳动力更是在80%以上。资源日益短缺、环境破坏严重、腐败四处蔓延、贫富差别悬殊、社会矛盾激化等诸多发展瓶颈亦由此而生。
急需通过社会政治改革,改写不合理的社会规则,实现各阶层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公民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等方式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并利用各项向非国有经济倾斜的引导和鼓励政策,方能顺利达成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倍的目标。
自从十八大后,中央重启改革议程的意愿更加明显。作为以民营经济为主的陶瓷行业,中小型企业占主体地位。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将为陶瓷产业在开拓消费市场、获得融资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利好。
2、橄榄型消费
2012年整个陶瓷行业形势严峻,零售市场销售量同比有明显下降。不过,市场上高端陶瓷品牌和低端陶瓷品牌销售却相对强劲,甚至销量不降反升。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陶瓷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逐渐明显,进一步拉开了建筑陶瓷企业之间的品牌差异。
消费者二元结构是市场分化的原因之一。低端消费市场需求持久旺盛,高端消市场稳中求升,中等品牌则在两极分化格局中大量萎缩。这是典型的哑铃型社会下的消费结构。由于分配格局的严重失衡,中国离健康的橄榄型社会相去甚远。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模式的塑造,十八大报告着墨甚多,而构建橄榄型社会是其目标之一。
“橄榄型”社会,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贫的很少,中间阶层却相当庞大。“橄榄型”社会是一种与中国现时情况完全相反的、合理稳定或者说科学的社会结构,它的逐步缔造,将对市场机制、产业结构、生产消费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3、新型城镇化
日前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化是当前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并将其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
这一论断切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2011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正式进入城镇化的“拐点”。
新型城镇化是十八大后的一个大战略,将在2013年两会期间得以具体落实。
新型城镇化成为市场目前关注的焦点。预计,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2013年正是“十二五”中局之年,部分基建项目将要赶工达标,有望趁机带动市场热潮。2013年行业需求有望好转。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也伴随着建材消费升级。目前,已经有房子住的人群,还要在未来10—20年完成满足从基本住房的标准,到改善型、舒适型的住房要求。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的舒适程度与陶瓷、卫浴产品档次、质量、价格以及配套性密切相关。消费者对改善性、舒适性住房要求,将陶瓷建材提出更高的要求。
4、数字化浪潮
目前,陶瓷行业数字化浪潮已经声威颇壮。喷墨打印技术、ipad终端产品展示系统等数字化工具被企业广泛应用。基于政府的主导、市场的选择以及数字技术的成熟,更多的商家将眼光瞄向电子商务。
对于陶瓷产业来说,产业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为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这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效率,对于产业结构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数字化在行业中的广泛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深刻改变陶瓷行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
数字化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新技术、新设备、新信息等在行业内快速传播,这将促使企业在生产活动、商务活动从形式到内容发生结构性的深刻变化。新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这也指引行业的发展方向。
2012年初ipad展示系统业内只有几家企业试水,年末已经被广泛应用,终端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常规武器,2013年必将成为蔚为壮观的潮流,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5、行业整合
或兼并,或结盟,产业链整合对于陶瓷行业而言并不陌生。整合的本质是对分离状态的现状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产业链整合是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和协同的过程。
2012年潜伏的危机开始蔓延,而在2013年,陶瓷行业众多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危机就有调整。2013年,陶瓷行业加速整合是必然趋势。
基于陶瓷产品和行业的特性,企业唯有通过促进中小企业进行并购整合,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以注重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并从发展模式、产品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品牌公信力、营销渠道、原材料采购、售后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改造;通过产业生产环节上、中、下游的整合,对整体产业链实施控制,以构筑通畅、稳定和完整的生产模式,实现生产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最终才能达到产业整体升级的目的。
6、绿色新政
“绿色新政”(greennewdeal)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的新概念,是对环境友好型政策的统称,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与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
目前,全球都绿色经济作为发展的核心。西方国家甚至以碳税为代表的绿色关税、绿色贸易壁垒等已初现端倪。
这就要求“三高一低”的陶瓷产业尽快顺应国家环保政策指引,增加环保设备以及新技术研发投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被放置在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在201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文明”思路必定会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环保方面或将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制造业评价体系。从而对陶瓷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低碳、降耗、节能、减排的趋势无疑是最热门的焦点之一。
在2013年,众多知名陶瓷企业必定会继续探索节能减排的措施,并且在环保瓷砖的生产上会迈出更大的步伐;而部分拥有落后产能的企业,将备受压力。
7、出口退税
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陶瓷产业同样深陷“反倾销”泥淖之中,“反倾销”成为外贸市场中的最大变数。
接踵而至的反倾销遭遇,直接原因是国内陶瓷行业发展的低价模式。凭借政府的退税,企业才能最终保证实现一定的利润率。
2013年3月政府换届,依赖政策而生存发展的“商业模式”或将得到修正。出口退税政策只应该是辅助性政策,不应该成为部分企业依靠的命脉,若只靠政策,不符合企业精神。只有摆脱一味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模式,努力改变企业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局面,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产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免遭反倾销的“暗算”,也才能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真正转变。
我们真正应该学习和执行国际规则,并应该反思出口退税下的廉价出口方式。
8、营销创新
2013年,楼市调整政策将继续从紧,而国外市场亦依然迷雾重重。由于产品市场需求已被提前过度深掘,企业产能亦正在日益上升,在僧多粥少、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中,陶瓷企业想要通过吸更多消费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属不易,想要抢占份额更是难上加难,陶瓷人被逼发挥出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努力,诸如无节造节,拍卖营销、情感营销、数字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层出不穷。
市场规则已产生新的玩法,消费者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顺应消费群体的偏好,从而实现产品营销方式的变革和市场突破,成为了陶瓷企业的头等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营销创新是我国企业与国际竞争环境接轨的必然结果,亦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9、卖场洗牌
2013年,房地产市场处境不妙,而终端的专业卖场亦跟着深尝其苦,陶瓷行业的洗牌正由终端市场开始。
投入产出比失衡是终端卖场瘦身,乃至洗牌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各地陶瓷卖场经营户集体退租、倒闭或转行的信息陆续有闻,这一态势或将在2013年春节之后得到扩展。
经历这轮洗礼存活下来的,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曙光。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品牌卖场只要把内部管理好,抓好内在的东西,把设计、施工、品质搞上去,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无论怎样的市场环境都可以从容应对。
2013年,卖场或许也会放下身段,经过减、免租金等一系列优惠方法来扶持、协助经销商们度过“隆冬”,而另外一部分卖场或许也将转变卖场功能。
10、瓷砖减薄
随着环保而来的陶瓷减薄成为了当前行业热门的话题之一。业内已普遍达成共识,在工业上,瓷砖的减薄对环保的作用效果最为直接,如果企业各项节能减排的措施能跟上,节能能够超过50%以上。
2013年是“十二五”的中局年,而在“十二五”之前必须完成全行业陶瓷砖减薄10%的任务。摆在行业前面的“减薄”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诸如企业的参与热情、薄砖的定义及标准、产品抗压强度、铺贴标准、市场推广、消费者的接受度等专业内外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不过,胜在政策利好。
目前,由于全球对节能减排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和越来越关注,国家政府、各相关部委、行业协会都对“瓷砖减薄”颇为重视,各方正在积极推进薄型化和减量化瓷砖制品。在陶瓷行业转型的时候,大家都在谈怎么转型,华南理工教授尹虹认为,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第二个是转变发展模式,第三个必须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